Q&A

超洋的學習特色

超洋「五益」學習 • 企業一本萬利

  • Effective     實際有效 企業獲利

  • Efficient      省時省錢 事半功倍

  • Elegant       創新先進 世界水準

  • Easy            化繁為簡 深入淺出

  • Enjoyable   建立團隊 快樂學習

EIS 實戰模擬

課程開始首先將學員分成小組,扮演各部門主管角色,透過沙盤推演綜觀企業全貌,從操作中模擬產、銷、人、發、財各部門營運。大家分工合作、集思廣益、分組競賽,達到換位思考與跨部門溝通,將投入的有限資源,轉化為利潤與市場價值。最後,各組提出改善行動方案並落實與追蹤成效。

筆者親身感受與觀察,企業傳承面臨七大挑戰

挑戰1:第二代不願像第一代那樣辛苦地做生意。

挑戰2:主管與員工也在不明狀況下,不敢輕易承接公司。

挑戰3:傳承給第三方因信任不易,也很困難。

挑戰4:企業轉手價格不易評估,特別是無形價值。

挑戰5:接手者與經營者,如何與老員工整合為有效的團隊?

挑戰6:企業傳承過程中,如何能滿足老員工、創業老闆和接班團隊有形和無形的需求?

挑戰7:如何讓新事業更成功,或轉虧為盈?

 

下面這個故事和主角,大家是否似曾相識?

王老闆開了餐館已近30年,這家叫 ”聞香下車” 的餐廳在鎮上相當有名。 因為,經濟不景氣近年來生意也受到影響,但好吃價錢又合理,知名度又高,因此生意還算穩定。但是,受COVID-19影響,再加上王老闆自從去年跟太太相繼生病,雖然現在已經復原,開始萌生了想退休的念頭。王老闆的兩個孩子都對做餐館毫無興趣。他們夫妻也認為孩子一個是工程師,一個當國中老師,都有穩定的工作,因此不必勉強他們接班繼承自己的事業。

但是,生意如何能傳承下去,或者該如何頂讓出去,完全沒有頭緒。之前也有幾次,有房屋仲介介紹買主,但因雙方對價格的期望相差太大,而且王老闆對買方是否有意願把餐館的特色繼續下去,有相當的疑慮而作罷。

其實,王老闆底下有一位年輕的大廚小陳,已經跟他工作近十年,能力操守和忠誠度都不錯。幾次被人挖角,都因念到王老闆對自己很好而推掉。小陳也蠻有進取心和創意,時常自己試驗一些新菜,王老闆也鼓勵他,但是否該把餐館就交給小陳,同時如何轉讓給他,也是問題。他雖然知道小陳平時省吃儉用,也積蓄了近百萬元,但是猜想應該不夠去買一家餐館,更不可能購買 ”聞香下車” 這家老店了。

其實,王老闆和王太太真正在意的並不只是餐館能賣多少錢,而是希望找到理想的接班人,能夠像他們一樣善待公司的員工,能把餐廳永續經營下去,為社會提供一個物美價實的餐飲服務,並且把 ”聞香下車” 這個品牌推廣到全台灣去。但是,該怎樣做才好,仍然不得頭緒。而現實上,每天從一大早忙到深夜的生活,也仍然看不到盡頭…

以上這個故事大家是否似曾相識?這個故事可以說是,台灣各行各業許多中小企業老闆的寫照,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的統計,台灣的家族企業,只有不到9% 做好了傳承的準備。企業傳承的問題,是目前台灣和所有先進國家的一項重要的社會經濟課題。 如果能夠設法解決,將會讓台灣的GDP和GNP 增加,提升員工的薪資和合理的生活水平,並減少企業因無法傳承中止營業或不當轉讓造成的浪費和不公,進而得確保這25年來台灣民主化的一些成果。

中小企業傳承為何困難? 至少有下列幾項原因
  1. 中小企業的真正價值,甚難評估。有時因為帳目和財報不確實,或不夠清楚,即使帳目真實和明確,有些資產,特別是無形資產的價值,仍不容易評估。
  2. 一般創業者,除了具有敢冒險的特質,通常都是因為有某方面的專業技術和經驗起家的,但很可能欠缺管理,包括會計與財務的觀念。因此,在談到企業的價值時,難免會缺乏正確的觀念。而中小企業因為沒有上市,各種行業和規模差別也大,就更難正確的評估價值。因此,企業主和領導團隊,必須具備基本和正確的財會知識。在談判時買賣雙方才不會漫天叫價,胡亂殺價。
  3. 一般創投公司,私募基金和銀行投資的對象,大多是新興的高科技, 生化和物聯網等現代 ”SEXY” 的行業,很少對傳統產業和服務業有興趣。而個人想獨資或集資來投入傳統中小企業,就相對困難很多。
  4. 中小企業因習慣省吃儉用,或被大型企業客戶要求提供低價商品和服務,在薄利的壓力下,通常在品牌,行銷,研發和引進現代化管理系統制度上的投資非常有限。結果是即使有些利潤,能夠維持營運,但多年累積的無形價值偏低,所培養的人才也不夠有競爭力。
  5. 提到人才問題,中小企業是先天不足,後天失調。每年各大專院校的優秀畢業生,會優先被大型上市公司和高科技公司吸引,中小企業聘到的,是一些冷門科系的畢業生,常常要重新訓練。由於,學非所用,中小企業的成員很難堅持某一行業,或長時間留在同一家公司,當然就更難持續培養人才,造成惡性循環。其實許多成功的中小企業,都是因為老闆對員工特別照顧,不論是否出身名校,都施以訓練,用心栽培,因而對企業做出貢獻。
  6. 任何企業不論規模大小,都需要做好培養接班領導人和員工在知識和能力上的訓練,透過集思廣益共同計畫未來,和擬定和落實公司的策略。但中小企業很少投入在領導和知識能力方面的訓練。
  7. 公司新舊同仁和主管團隊,如何能凝聚智慧和力量,建立互信與互惠的文化,也是非常重要。企業先要達到內部的團結和互信,才有可能得到客戶和投資人與社會大眾的信任。
  8. 最後,許多與法律相關的問題也不可忽略,譬如:智慧財產權,商標權,專利和職業機密和資料的安全和保障。都會影響到社會,員工和買賣雙方與投資人的信任,和法律上的權責。同時,即使沒有違法,仍要注重商業道德,才能得到各方和社會的信任,順利傳承。近年流行的ESG觀念,也值得中小企業關注和學習。
登入 商品 購物車0 訂單